当前位置:首页 > 理疗养生 > 正文

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,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在线阅读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《养生心理疗法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勇敢面对(具身疗法)与催眠疗法哪个更能优化心理疾病?
  2. 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种广谱心理治疗方法:认知行为疗法、CAT疗法、标准心理技术疗法有什么区别?你怎么看?
  3. 请教一下心理学专业人士,什么是正念?

勇敢面对(具身疗法)与催眠疗法哪个更能优化心理疾病

其实无论哪种的疗法,都是需要当事人作出改变的,以及勇敢面对。勇敢面对,不是疗法来的,是人的意志。

催眠是在潜意识层面上处理各种心理问题。我们10%意识,90潜意识,冰山理论,我们所看到浮出水面的部分,只是冰山顶部,只占10%,而90%在水面下的部分,是我们看不到,也就是造成沉船的部份。

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,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在线阅读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意识是非常局限的,是我们对事物立即性的认知。意识有能力分析事物,判断是非。它是我们心灵中限制我们,并且告诉我们什么是可能的。

潜意识,是所有生命经验的储存所。潜意识不像意识那样严格分析,这部分的心智是催眠工作者的领悟。

我们现在只看到冰山一角,应用催眠可以延伸到无限,因为我们所想的,所说的或所做的每件事情,都是发自内心,而催眠就是处理内心的部份。通常有许多情绪障碍的根源,我们运用催眠的治疗方法是可以解决很多心理问题的。

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,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在线阅读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勇敢面对,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粗暴,需要人们勇敢面对害怕。越害怕就越去做,做着做着就养成习惯。习惯成自然,自然就没有了心理的疾病。譬如我们常常说的演讲,每个人都会害怕在公众中说话,害怕别人评头论足。如果越是害怕,越迎难而上,随着演讲次数的增多,慢慢地恐惧的心理也会消失,自然就能在大众中侃侃而谈。

但是对于病情相对严重的人,譬如严重的抑郁症,他不可能承受和面对太大的压力,压力太大会造成病人心里的崩溃,甚至走向极端。这里简单粗暴的心理疗法就不太适合

这时催眠疗法就比较适合。催眠疗法比较温柔,它首先是在催眠的过程中查找出病人的发病的成因,这些病因通常是诱发于儿时遭受挫败的经历中,潜伏于病人的深层次的潜意识中,日积月累,积重成疾。催眠疗法就是把病因找出来,然后纠正病人的错误认知,积极引导病人并逐步修复病人的心理。这种方法的治疗过程比较缓慢。

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,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在线阅读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、因人而异。不管是勇敢面对还是催眠疗法,能治好病人的心理疾病就是好方法!

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种广谱心理治疗方法:认知行为疗法、CAT疗法、标准心理技术疗法有什么区别?你怎么看?

我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师,入行7年。没有听说过CAT疗法、标准心理技术疗法。我对认知行为疗法有了解。

认知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是同一个流派,简单来说,只有思维方式需要调整,可简称认知疗法。如果有行为上需要调整,就叫认知行为疗法。通常,做认知治疗是不排除行为干预的。(就像吃中餐以用筷子为主,但不排除用勺子一样)

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不同的是,精神分析是对症状的原因工作,来访潜意识里的情结领悟了,症状自然会消失。认知是直接对症状工作,比如,一个人怕狗,可以直接进行“系统脱敏”,怕狗的行为可能会缓解,但不能保证,他转而怕别的动物,或者他不怕狗了,但是焦虑升起来。所以,认知行为治疗通常是短程治疗。

有代表性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,阿伦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,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。

埃利斯的是ABC情绪疗法,说的是:引起人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你对这个事情的看法。比如一个人踩了你的脚,你会愤怒。但是当你知道他是盲人的时候,你就不生气了。

阿伦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流传比较广,咨询师会教来访捕捉自动思维,中间思维,核心信念。

梅肯鲍姆的认知疗法分三个阶段:自我观察,开始新的内部对话,学习新的技能。


从自卑到自信,每周一次的陪伴! 欢迎关注订阅号:丁梅英心理

请教一下心理学专业人士,什么是正念?

今天,我正巧翻看一本买来很久的书——《正念的奇迹》,这书是一行禅师的作品。题主要问的“正念”,应该就是这个佛教里的含义,因为心理学里的“正念疗法”就根源于此。

很可惜的是,这本书里对“正念”有很多具体的事例,但没有详细定义概念。我觉得可能跟本身的“书信体”有关,通信的一行禅师、广兄(Brother Quang)双方都明白正念,所以就没有写出来。

或许,我在阅读当中没有注意到,不过倒翻过几次,忽略的可能性不大。所以,我特地查阅了一些资料,找到比较靠谱的定义之后,才继续读完这本书。那么,什么叫正念呢?

正念,源自佛家的禅修,要求有目的、有意识去关注当下,觉察自身的一切变化,但是又不做判断、分析、反应。换言之,这种觉察是很单纯的行为,不带着一丝的情绪波动。

比如说,你招待朋友吃饭,需要洗碗。我们很多人,就会带着要准备餐饮的想法,干净把碗洗干净。带着“正念”的洗碗,就不一样,你洗碗就专心洗碗,不要想着准备餐饮,感受洗碗的每一个步骤,以及水流冲洗的体验。

这种心态,跟这些年流行的“活在当下”很相似,就是你干好当下该干的事情,不要想着未来的事情,也不要扯着过去的事情,享受当下的感觉。在正念里,做事情要有仪式感,一举一动要专注。这样,你就能感受到“自己的心”,获得身心轻松,并焕然一新。

原本正念是禅修的一部分,后来心理学家发现,它对于哪些偏执型的心理患者有良好作用,而这恰恰是很多心理疗法所欠缺的。

这么厉害,究竟是为什么?就在于正念,让身心融入,让人更舒适地生活佛经里有个说法,人的心就像一只在森林中不停跳跃的猴子,一不留神就会玩消失。所以,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看住这猴子,最好实现和它融为一体。

专注于当下,则是在培养正念的能力,排除心烦意乱、思绪散漫的干扰,体会当下的喜悦和祥和。很多人不会主动进入正念,那么“刻意练习”可以帮助你,练习一呼一吸的节奏,有觉知的呼吸就是简单版的正念。

正念是指一种基于当下、全面、客观的觉知态度,通过观察内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,以不加评判的方式,接纳和认知自己和周围的一切。正念的概念最初来自于佛教的禅修传统,但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、医学健康领域,成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自我调节方式。

正念的核心是觉知,即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了解,认识自己的内心体验,包括思维、情绪、感觉和身体反应等。通过觉知,可以减少自我批评、情绪失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,同时提高自我接受、情绪调节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能力。

正念的实践方法包括坐禅、行禅、瑜伽、冥想等,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觉察呼吸、身体感受、情绪反应和环境变化等,实现正念的状态。正念的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,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,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《养生与心理疗法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