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藏象中医养生专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藏象中医养生专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01中医气学说研究 02藏象学说及心神理论研究 03病因病机学说研究 04中医防治及养生理论研究 05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 20 (含推免生1人)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98中医综合二
这得看自己情况吧,如果甘于现在及以后的生活状态,就做个普通小大夫。随着年龄增长,同学及同事甚至比你年轻的医生职称晋升比你快,钱比你赚的多,你也能处之泰然,那说明你是真的没啥上进心,那就做自己想成为的样子,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,也很好。
中国"药王″孙思邈己在《千金要方”中这样写道:"上医医末病之病,中医医欲病之病,下医医已病之病″。最古老中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——防患末然。
然而,我的同事们不听我一个中医朋友指明防病方向——少坐多动、少肥肉多吃蔬菜和地瓜心叶。不愿与我踏自行车,一尘绝骑向乡道义务出诊巡诊田间。反而说我,听中医义务出诊做劳模,这社会是讲钱,义务做劳模自已当不了。吃的多、动的少,不再是很多年前的羸弱形象,胖的人多,胖得太快了。脂肪肝、心脑血管病魔如影相随。"腰带越长,寿命越短",可悲是血管堵,120急救来不及。
中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,理应根深叶茂。但在西医发达并日臻成熟的今天,中医面临生存危机,如不挽救,中医最高境界行将轰然倒塌。所以为了人们健康,恢复中医在药店坐堂行医传统。
我年轻时突罹血小板减少重病,血小板降到2万。住在省协和血液专科,一次次病危通知书。西医用强的松治疗,付作用极大,一停药就出血,缠绵不愈,一夕之间即将丧命,走过一段艰难心路历程,是中医给我巨大支撑,帮我迈过了抗击病魔的这道关口。我暗自庆幸,是中医对病症痊癒,使我重返工作岗位,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。
此后对中医充满了信任,凡一些常见病痛,拔罐刮莎,针炙推拿中医是福音,也使我的人生和事业一路顺畅。在这中医争议不绝于耳,农资生资春播大忙供应之时,捉紧打几字写这拙文,则呼吁药店中医坐堂,让中医这棵月亮之树万古长青。
中医巳经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中失去纯中医,中医的出路在于与包括西医在内和多种学科结合,繁荣中医药。主张"不治己病治末病"的中医,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卫生预防保健体系。
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大医精诚。
一是具有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,普救众生的仁心。无论病人是富人还是穷人,无论病人是亲人,还是仇人,一律一视同仁。看见病人的痛苦,要感同身受。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治病。没钱支付医药费,也要治病救人。
二是有精湛的医术。因为医德高尚,想悬壶济世,治病救人 ,不愿意看见人民遭受疾病的痛苦,才会锲而不舍,孜孜不倦的钻研中医,找出治病救人的方法。
比如张仲景,看见伤寒瘟疫导致十室九空,下定决心一定要制服伤寒症。一边游历治病救人,一边博***众方,勤于古训,历时数十年,终于写出《伤寒杂病论》这本划时代的巨著。后人分成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。中医四大经典名著,他一个人就占了二本。
还有吴鞠通,看见温病瘟疫流行,父亲死于温病,自己却不能救治,认为是大不孝,下定决心学医。最后写了《温病条辨》,成为中医四大名著之一。
中医最高境界是具有仁心仁术,即高尚的医德,和精湛的医术,合二为一,只有一个目的:悬壶济世,治病救人,解除疾病带给人的痛苦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藏象中医养生专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藏象中医养生专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irofthek9.com/post/401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