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专家谈睡眠养生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专家谈睡眠养生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我们都应该知道,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。有研究指出:“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、抑郁症、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,而且会损害认知功能、记忆力和免疫系统”。
什么样的睡眠才是好睡眠?
睡眠时间应达标:小学生每天应睡眠10小时,中学生每天睡眠应达到8~9小时,成人每天睡眠7~8小时。
睡眠质量应高效:决定睡眠质量的好坏在于睡眠的深度而非长度,每晚足够的深睡眠才是好睡眠。评价睡眠质量的好坏主要依据次日的清醒状态,如果早晨醒来经历充沛、心情愉快,白天不犯困、打盹,社交和运动状态良好,就证明睡眠是很好的。
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呢?
1.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:
保持房间的密闭性,减少光线、噪音等对人体视觉、听觉的干扰,同时应该注意室温适宜、避免干燥潮湿,保持空气流通。
睡眠时与人体密切接触的物品是构成睡眠微环境的重要因素,因此应该认真选择。
3.做到“忙闲有度”:
虽然0点以后才算深夜,但从内分泌角度来说,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了。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都在凌晨3点以前进行,因此23点~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特别关键。过了这段时间,补睡再长时间,都难以弥补熬夜带来的损失。尽管手机很好玩,但也不要选择主动熬夜。
分享五个标准来帮助对照判断睡眠质量。
1. 入睡快,在 30 分钟内入睡;
2. 睡眠深,呼吸深长,不容易惊醒 ;
3. 无起夜或很少起夜,醒来时间较短;
4. 起床快,早晨起床后精神好;
5. 白天头脑清醒,工作效率高。
要提高睡眠质量,可以先调整睡眠的环境,灯光不要太过刺眼,环境要舒适安静睡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和睡前泡脚都有助于睡眠。睡前可以多听一些轻柔缓慢的音乐,可以调整心情使得心情放松,也可以很好的有助于睡眠,睡觉前不宜喝咖啡,浓茶等刺激性的饮料。
睡眠是最好的养生方法,在睡眠过程中能让身体各个器官得到修复,但很多人因为睡眠不良而困扰。部分人睡觉睡到差不多快醒时,会感觉到心里异常烦躁,手脚不管怎么摆放都不舒服,很难过很想哭,到底是怎么回事?又该如何提高睡眠质量?
出现此问题说明心里藏着事,心理压力比较大,尤其是心思敏感的人可出现此情况。可以想想最近和他人有没有发生过矛盾、是否有不开心的事或学习工作压力大,看看周边睡眠环境是否良好。若没有存在以上问题应去医院做检查,排除疾病以及心理问题的可能性。
如何提高睡眠质量?
1、白天锻炼
白天要增加运动量,能减少压力感,提高睡眠质量。睡觉前3小时不能做剧烈运动,以免兴奋中枢神经而影响睡眠。下午3点之后不能喝含有***的饮料以及酒精。
2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
不要把电视和电脑等电子产品放在卧室中,睡觉前关闭所有的电子产品。把房间的灯光和光线调暗,以免干扰睡眠激素,***大脑。有条件的话可以带上眼罩或拉上窗帘,晚上睡觉时可戴上耳塞能屏蔽噪音。把薰衣草或檀香放在枕头中也可以散发在空气里,能让全身心得到放松且具有镇静功效。此外,把卧室的温度调低一些,能降低基础体温,帮助入睡。
3、睡觉前梳头或散步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专家谈睡眠养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专家谈睡眠养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irofthek9.com/post/28768.html